首页
产业资讯
地产数据
中指报告
地产文库
指数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房天下
登录
用户名
上传文档
退出
来源
全部
地产文库
中指报告
类型
全部
研究报告
企业管理
项目前期
营销策划
设计资料
常用工具
全部
市场研究
政策研究
指数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搜文库
搜报告
房天下
>
产业网
>
地产文库
>
研究报告
>
北京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2011年
北京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2011年
42
人浏览
10
人下载
京政发〔2011〕51号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发展成就…………………………………………(1)一、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制度全覆盖…………(1)二、创新养老助残模式,社会福利水平提高……………(3)三、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5)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缓解居民住房困难……………(5)五、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共享社会发展成果……………(5)第二部分发展要求…………………………………………(7)一、社会结构转型要求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6)二、城市功能扩展要求形成包容开放的社会保障体系…(6)三、发展动力转换要求增强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7)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建立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7)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9)一、指导思想………………………………………………(7)二、发展思路………………………………………………(8)三、发展目标……………………………………………(9)第四部分重点任务…………………………………………(12)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9)二、构建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13)三、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14)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5)五、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16)六、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16)?第五部分保障措施…………………………………………(23)一、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17)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18)三、建立基层服务平台保障机制………………………(18)四、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18)五、实施社会保障重大项目……………………………(18)前言“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保基本、全覆盖,先保险、再救助,逐步完善提高”的思路,创新保障制度,填补社会保障制度空白,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十二五”时期是首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全面小康型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制度一体化、服务均等化、管理精细化”的思路,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全市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第一部分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按照“保基本、全覆盖,先保险、再救助,逐步完善提高”的思路,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填补制度体系空白,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从职工保障向全民保障、从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从单一层次保障向多层次保障发展,切实有效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制度全覆盖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创新建立“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模式、缴费标准、保险待遇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2%。率先建立城乡统一、标准一致的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61万老年人享受福利养老金。改革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了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职工和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参保人员达到1630万人。专栏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本市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居民。◆确立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实行弹性缴费标准,最低缴费标准为本市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最高缴费标准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享受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组成。◆财政分别在参保人缴费期和领取养老待遇时给予缴费和基础养老金补贴。◆建立城乡衔接机制。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为143.7万“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90%。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增长机制,实现区县级统筹,参合率达到96.7%。整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区县公费医疗人员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6%。目前,我市形成了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320万人。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工程,持卡数量达到825万人,覆盖本市177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持卡就医实时结算。专栏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市政府出台实施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简称“一老一小”);2008年,出台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2010年,整合发布《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从2011年1月1日起,包括“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在内的城镇居民开始享受门诊报销待遇,并能领到社保卡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加大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扶持力度,促进100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工伤保险制度从企业向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单位拓展,参保率达到92.85%。建立“康复机构服务、工伤基金支付”的工伤康复模式。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3.8%,共有53.7万人次享受保险待遇,保障了企业女职工生育权益。二、创新养老助残模式,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按照“9064”养老服务模式,政府购买社会化养老服务,为42.1万老年人、残疾人发放4.3亿元养老(助残)券;建立养老(助残)餐桌4584个,发展托老(残)所5305个,有效满足老年人就餐和托老需求。出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优惠政策,养老服务机构达到386所,新增床位4万张,总床位达到7万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87张。聘用2000名养老助残员,所有街乡配备养老助残服务车。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办法,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公交、逛公园、游博物馆。1255个村的“山区星光计划”建设任务完成,惠及农村老年人口约45万人。建立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制度和残疾居民参加社会保险补贴制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率先实现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全覆盖,为困难残疾人免费配发基本辅助器具24.9万件。政府出资为4万多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实现了残疾人在家无障碍。专栏3“9064”养老服务格局2008年底,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养老服务以“全面关怀、重点照顾”为理念,努力实现“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到家服务互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年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9064”2020年逐步建立起集中照料服务与社区居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专栏4养老助残“九养政策”为构建社会化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完善“9064”养老服务模式,北京市研究出台《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三、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22.7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实施农村低保分类救助,没有劳动能力的重残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政策覆盖到全市60多万城乡低收入群众。建立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3500余名五保供养对象实现了从集体互助向公共财政保障转变。实施农村住房救助,加快推进农村危旧房翻建工程,累计为1.04万户农村社会救助对象解决了住房困难。在全国率先成立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将12月3日确定为首都慈善公益日,推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缓解居民住房困难围绕“住有所居”目标,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市共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4392万平方米,提供保障房源约48.5万套。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构建起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棚户区改造、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人口疏解、农村抗震节能住宅改造等多种方式实现居民住房解困,解决和改善了40万户家庭住房困难。五、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共享社会
收 藏
下 载
文档大小:390KB
财富值:免费
热门文档推荐
政策下的别墅创新案例_深圳中原
政策下的别墅创新案例_深圳中原 -房地产-2024
克尔瑞小户型别墅专题研究 -房地
克尔瑞小户型别墅专题研究 -房地产-2024
2024崔佧事件营销策划方案 -房地
2024崔佧事件营销策划方案 -房地产 -
文化旅游地产的知行合一 -房地产
文化旅游地产的知行合一 -房地产-2024
策划总监模型 -培训 -房地产-2024
策划总监模型 -培训 -房地产-2024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广州城市进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广州城市进入研究 -2024-
您搜索“
苏州...
”进入房天下产业网,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高级搜索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上传
我的下载
我的收藏
客服电话:400 630 1230-5
文档信息
0.0
点击星星评分
已有
0
人评分
(评分成功可获2财富值奖励)
纤纤雨梦
贡献于2014/1/17
文档标签:
社会保障
,
发展规划
内容摘要:
一、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制度全覆盖…………(1) 二、创新养老助残模式,社会福利水平提高……………(3) 三、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无盲
最近浏览
09-10
同致行2007曼哈顿国际公寓公开选
其他关于
研究报告
的文档
02-06
2025年1月房地产:法拍房成交率...
02-05
2024年12月月报:12月楼市收官...
02-05
【培训】万科地产销售地面拓客...
02-06
房地产报告:淡季行情下,环比迎...
02-05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稳楼市工作...
阅读该文档的用户也阅读
03-03
最系统的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03-11
碧桂园成功营销全解码
03-16
企业集团薪资制度(万科)
03-18
住宅户型平面分析研究(嘉联地...
05-11
户型配比模型的分析与建议
合集推荐
08-29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整体运营所需...
04-25
小户型产品研究相关报告合集
11-18
2014年房贷新政对楼市的影响分...
10-27
2014中国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
07-22
中国最佳原创别墅实战范本解读...
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
|
企业研究
指数研究
|
政策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
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
|
工程管理
物业管理
|
项目管理
企业公告
项目前期
土地交易
|
开发定位
项目报批
|
可行性研究
营销策划
活动策划
|
广告策划
推广文案
|
营销策略
设计资料
规划设计
|
图片库
建筑设计
|
园林设计
户型设计
常用工具
常用表格
|
常用合同
制度流程
|
考试资料
专利信息
|
其他资料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用户下载数据配置中……
收藏成功,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0
份海量文档资料
登录
即可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