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资讯
地产数据
中指报告
地产文库
指数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房天下
登录
用户名
上传文档
退出
来源
全部
地产文库
中指报告
类型
全部
研究报告
企业管理
项目前期
营销策划
设计资料
常用工具
全部
市场研究
政策研究
指数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搜文库
搜报告
房天下
>
产业网
>
地产文库
>
企业管理
>
万科的减法
万科的减法
246
人浏览
19
人下载
万科的减法由多元化起步的万科到1991年底,万科的业务已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饮料、印刷、机加工、电气工程及其他等13大类。对于万科的发展方向,王石提出了一个日本的具有信息、交易、投资、融资、制造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商社"的模式,尽管此时万科的营业额和利润分别为3.5亿和0.3亿(1991年),仅为中国集团公司标准的1/3。在此期间,1988年11月18日参加政府公开拍卖土地,高价投标2000万元进入深圳房地产业,事后证明是万科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当时,亲自上阵的王石一言既出,满场无语--由于算错了一个小数点,万科报出的价格是当时平均地价的40倍,相当于当时的楼面价格! 但王石没有放弃。他谢绝了拍卖师“没收定金,让给第二标”的好意,咬牙拿下了"万科地产"的第一块地皮。 1992年前后,是万科"做加法"的火红时期。一则,万科在深圳房地产业折腾了几年,总觉得施展不开,适逢全国放开,于是成了深资北上的领头羊;二则,1991年6月万科第一次增资扩股以及1993年4月发行B股,筹集到资金好几个亿,手里有钱了,自然是穷则居家富则上路;第三,作为上市公司,万科也面对着股民要求业绩的压力。在1992年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王石一改往日"座山虎"的形象,奔走在全国各地,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是推广股份制,二是找地。当时,万科成立了个股份制改造小组,到处动员人家改制上市。"乐此不疲的布道者"有两点考虑:一是作为深市"老五家"之一,万科认为股份制必须成全国之势,才能成事;二是只要你愿意搞,万科就免费提供方案,当然也愿意成为发起股东。前前后后,万科共参股30多家企业,总投资1.3亿。北京最早上市的几家企业,几乎都有万科的股份。这一时期,王石接触的著名企业家有:杭州青春宝的冯根生,浙江万向的鲁冠球,合肥美菱的张巨声,广东健力宝的李经纬,甚至包括本文的另一位主人公--青岛海尔的张瑞敏。由做加法到做减法的万科 第一,在涉足的多个领域中,1993年,万科提出以房地产为主业,从而改变过去的摊子平铺、主业不突出的局面; 第二,在房地产的经营品种上,1994年,万科提出以城市中档民居为主,从而改变过去的公寓、别墅、商场、写字楼什么都干的做法; 第三,在房地产的投资地域上,1995年底,万科提出回师深圳,由全国的13个城市转为重点经营京、津、沪特别是深圳四个城市; 第四,在股权投资上,从1994年起,万科对在全国30多家企业持有的股份,开始分期转让。也就是说,在别人考虑如何"吃进"的时候,王石正在考虑的是如何"吐出"! 从1991年到1993年,仅仅两三年的时间,万科的经营战略竟来了个180度的转弯!万科,怎么啦?王石,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万科为什么要做减法哲人说,经验是肤浅的,而教训才是深刻的。探寻一下万科由做加法到做减法的过程,我相信,对国内所有的无论是正做加法还是正做减法的企业,都有启发意义。 应该说,万科是一个多元化经营很成功的企业,因为万科涉足的每一个行业、投资的每一个城市、参股的每一个企业,都是赚钱的。以至直到现在,到万科去取经的,都是讨教如何进行多元化经营。"这让我感到很痛苦,因为人家还以为万科不愿意传授呢"王石说。 有一件事,颇具传奇色彩,对万科经营战略改变有着特殊的意义-- 1992年,全国放开,房地产火热。万科感到机会来了,便由王石带队,杀奔某房地产热点城市。此时,该市卖地正热火朝天。万科在房地产业折腾了几年已小有名气,市里便很重视。言归正传后,市长说:"市区里边的地,已被圈得差不多了。你们要的话,还能给一点,但都不大。这样吧,城市外围有一片4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价嘛象征性地付一点,就算送给你们啦。"40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2/3个深圳市区的面积!王石大喜过望,回到深圳,到处扬言万科要干大事业了!好在王石没有马上投进去,否则今天的万科也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王石请了两个专家--一个是香港的投资分析专家,一个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师,到该市给有关领导讲课,意思是看怎么建设这片广褒的土地。专家讲:1平方公里的土地,七通一平需要3个亿(40平方公里就要120个亿);按照投入产出的基本规律,投入1个亿,产出1.3亿,才能成为有效投资,使其投入不会闲置。按1比1.3的比例,120个亿就要有150个亿的国民生产总值。而当时,该市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才15个亿。就是说,要以当时年营业额不过三四个亿的万科的力量,在这里造10个该市出来!领导们越听越入神,而王石,却越听越坐不住了,课一讲完,便逃也似的回到了深圳,从此再也不提40平方公里的事了……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两个专家在飞往该市的飞机上给王石算,算得王石如梦方醒、后背发凉,一下飞机,没出机场,便返回了深圳! 这件事后,王石便开始反省:身为决策人,对这么一件天方夜谭似的事情,居然没有看出它的荒谬性来! 而当时,类似这样以平方公里为单位的开发规划,又何止万科这一起。即使是万科,类似这样的"宏伟"计划,至少还有在武汉再建一座长江大桥,而且在总经理办公会上,正儿八经地进行了讨论。 1993年4月,万科在香港发行了B股股票。发B股,对万科而言,不仅是筹集到4个多亿的资金,还是一次企业经营上的深刻教育。B股的买家主要是一些投资基金。万科向人家讲起自己有13个行业而且每个行业都赚钱时,是很得意的。但这些训练有素的基金经理们似乎没有听进去。他们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万科的主业是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买康佳,买的是中国的彩电业;如果买飞亚达,买的是中国的钟表业。而万科,我要买你什么?万科有一项电子分色业务在国内同行业基本是规模最大的,一年做到了利润1000万。这么一个小业务居然搞到这么大,万科讲起来十分得意。经理们问:"营业额多少?""5000万""利润多少"?"1000万"。经理们说:"这个项目不予考虑"。因为基数很少,即使增长再快,你的总量也不会很大。人家投资你,是投资万科,而不是投资你的某一个项目。经理们说:"多元化是我们基金搞的,不是你万科该搞的。"人说"你这风险最大,因为哪个行业你都站不住脚”. 此后不久,万科提出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万科主业的选择,很多人表示不解。因为刚刚开始的宏观调控,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业。对于主业的选择,万科考虑的是:房地产业,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不是一个高科技开发的行业。资金,对于一个上市公司不是最大的问题。再者,房地产业,第一,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垄断行业。对于这一点,万科是有教训的:1988年万科发行股票时,招股说明书上讲是要搞录像机的。贸易起家的万科对录像机很有感情。80年代后期,国家有9个录像机定点生产厂,万科联系了3家。准备由厂家负责装配,由万科负责引进和销售。结果这条路没有走通。第二,房地产业,在中国至少还有3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期。道理很简单,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国的城市化率30%不到,我们的目标是下个世纪至少达到40%以上。而城市化的过程必然需要大量的住宅建设。 有比较才能鉴别。万科将自己与同时期、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 深圳的三九和北京的四通,是与万科同时创业的企业,只不过营业执照上的企业性质有所不同:万科是国有招牌,四通是集体招牌,三九是军队招牌。到90年代初,三九和四通都做到了50亿的规模,而万科到十几个亿时,便开始徘徊,因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不如三九和四通。按说,万科产权明晰,上市又早,体制、管理等也不比三九、四通差。为什么?万科反思的结果,认为就是因为多元化经营。由于多元化经营,使得万科的资源--资金、管理、人力等无法集中使用。最简单的,喇叭厂一年几十万的利润,饮料厂,一年几百万的利润,房地产一年几千万的利润,但总经理办公会上都得花半小时来讨论。在本地同行业,万科与长城、振业进行了比较。长城和振业,都是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两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是专业,二是保守。尽管两家与万科都是上市公司,资金上都有向外扩张的能力,但他们没有。而正是这两家保守的企业,成为了深圳房地产业的龙头。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深圳另一家房地产公司,AB股共筹集资金7个多亿,于是,跨地域,跨行业,涉足了能源、交通、电力、酒店等多个领域。结果,1994年时税后盈利4.4亿,到1996年,便只剩169.5万了。可见,市场经济下,保守未必是坏事! 还有一个比较。北京的华远,其成长史与万科惊人地相似:也是贸易起家,甚至也是从做录像机进口开始,也是1988年进入房地产领域,也经历了一个由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化的过程;公司的现任老总任志强,与王石一样,都是1951年出生,都是60年代当兵、80年代初下海.1992年房地产热时,华远也想跨地域经营,也曾南下深圳和海南,只因股份制改造尚未完成,资金有限,两地投资均浅尝辄止。如今在北京7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中,华远规模位居三甲,而效益第一。可见,市场经济下,钱多了未必是好事! 通过比较,王石总结出中国特别是深圳房地产优秀企业的几个共同特征: 1、专业化经营; 2、是上市公司; 3、没有跨行业; 4、尽量少跨地域; 5、经营品种单一; 6、产品基本内销。万科经营策略的调整还源于他们对国内房地产企业和市场走势的分析。喜欢大胆尝试也善于深刻总结的王石把深圳的房地产商分为三代。第一代,是80年代初期随着深圳特区的建设而派生出来的企业,如深房、城建等。这一代的特点是政府色彩浓、土地储备多、开发规模大、专业程度高。第二代,是1987年深圳实行土地拍卖后通过高价投标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企业,如万科、金田等。 由于进入成本较高,决定了这一代地产商必须更多地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注重营
收 藏
下 载
文档大小:32KB
财富值:免费
热门文档推荐
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流程及标准导则
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流程及标准导则
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表共533项内容
房地产项目开发流程表共533项内容
2021贝壳VI Guideline(V
2021贝壳VI Guideline(V
东芝中国VI手册
东芝中国VI手册
华为的品牌管理(6版)
华为的品牌管理(6版)
食堂员工各岗位工作职责
食堂员工各岗位工作职责
您搜索“
苏州...
”进入房天下产业网,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高级搜索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上传
我的下载
我的收藏
客服电话:400 630 1230-5
文档信息
5.0
力荐
已有
4
人评分
(评分成功可获2财富值奖励)
duzhaoyang
贡献于2014/11/19
文档标签:
企业管理
,
万科的减法
内容摘要:
到1991年底,万科的业务已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饮料、印刷、机加工、电气工程及其他等13大类。对于万科的发展方向,王石提出了一个日本的具有信息、交易、投资、融资、制造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商社"的模式,尽管此时万科的营业额和利润分别为3.5亿和0.3亿(1991年),仅为中国集团公司标准的1/3 。
最近浏览
09-10
同致行2007曼哈顿国际公寓公开选
其他关于
企业管理
的文档
02-05
食堂员工各岗位工作职责
阅读该文档的用户也阅读
03-03
最系统的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03-11
碧桂园成功营销全解码
03-16
企业集团薪资制度(万科)
03-18
住宅户型平面分析研究(嘉联地...
05-11
户型配比模型的分析与建议
合集推荐
08-08
万科地产企业管理品牌策划合集...
08-08
知名房地产企业品牌策划管理合...
08-24
恒大房地产开发管理企业管理制...
08-07
万科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做法合...
05-09
商业地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
|
企业研究
指数研究
|
政策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
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
|
工程管理
物业管理
|
项目管理
企业公告
项目前期
土地交易
|
开发定位
项目报批
|
可行性研究
营销策划
活动策划
|
广告策划
推广文案
|
营销策略
设计资料
规划设计
|
图片库
建筑设计
|
园林设计
户型设计
常用工具
常用表格
|
常用合同
制度流程
|
考试资料
专利信息
|
其他资料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用户下载数据配置中……
收藏成功,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0
份海量文档资料
登录
即可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