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资讯
地产数据
中指报告
地产文库
指数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房天下
登录
用户名
上传文档
退出
来源
全部
地产文库
中指报告
类型
全部
研究报告
企业管理
项目前期
营销策划
设计资料
常用工具
全部
市场研究
政策研究
指数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搜文库
搜报告
房天下
>
产业网
>
地产文库
>
研究报告
>
惠州惠城区江北及江南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惠州惠城区江北及江南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81
人浏览
8
人下载
惠城区江北及江南调查报告惠州城市概况中海石化落户惠州对惠州市区的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惠州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200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7%,不仅低于珠江三角洲的水平,而且还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中传统的餐饮旅馆业占的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惠城与惠阳两个区商贸、餐饮及低水平的社会服务业占了第三产业的45%,如果不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导致制业缺乏发展后劲,也会使石化下游产业更多地选择落户其他地区。目前,惠城、惠阳两个区划入市区的21个乡镇,农业人口43.7万人,占市区总人口的45%。区划调整后虽然城市的版图急剧扩大,但农村地区仍占较大面积,农村人口众多,城乡的二元结构并没有改变,伴随全国“城市大拼比”的激烈角逐,惠州市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将惠阳撤市设区,这是惠州市的一项战略举措。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经济水平位于全省前列,但城市中心功能不足,市区面积仅有123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聚集能力与辐射能力与惠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此外,中海石化项目落户大亚湾,迫切需要惠州市作为其发展的依托,但惠城区、惠阳与大亚湾之间的行政分割却制约了这一区域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惠阳撤市设区后,城区扩大到大亚湾,惠州市区面积从123平方公里扩大到267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50多万增加到140多万。行政区划的调整为惠州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增强惠州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挖掘出市区的潜在功能,施展其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的中心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城市化水平仍比较低,2000年,惠州城镇人口比重为51.68%,比全省比重低3.64%,比整个珠江三角洲77.57%的城市化水平低25.89%。市域中心城市的功能、规模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城市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有:高科技产业不发达,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高,人才匮乏,工业产业组织不合理,产业链条、产业协作配套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内部结构水平及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受原由行政区域限制,区域间的大型基础设施难以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原惠城区与惠阳市的分工协作程度不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为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政府对惠州的发展思路主要是:1、重构与优化城市环境。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市区的聚散功能。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4、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组团式城市发展的新格局。5、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地形地貌、水系组成东江是惠州的母亲河,在市区范围内由东向西呈“V”字型横贯惠城区,与西枝江相汇在城中,将城市划分为江南和江北新城,是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兼有都市景观和自然风光的蓝色生态型景观轴。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以自然山水为核心的生态城市格局和以“四东文化”为品牌的城市文化特色。政府对本地自然环境的思路主要如下:强化东江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经济生活三大属性,打造“自然和谐、大气开放”的东江旅游景观带。1、自然生态属性。2、文化景观属性。3、经济生活属性。总体规划思路:1、城市中心区的生态走廊2、城市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带3、城市景观展示的载体4、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会晤的场所1沿江岸线景观风貌定位根据规划范围内河道的基本特征、岸线土地利用及景观特色的不同类型,坚持利用和治理相结合、注重城市发展与提高生活质量高度协调、注重历史遗存的挖掘与保护的原则,将规划范围内岸线分为自然生态岸线、城市新区沿江岸线、旧城区沿江岸线三类景观岸线。(1)自然生态岸线(东江:铁路桥下游至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中信大桥上游河段,西枝江红楼滩大桥上游河段。)景观风貌定位:形成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都市休闲旅游景观带,突出其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特色。(2)城市新区沿江岸线景观风貌定位:营造风格、形式、色彩和谐统一的、时代特征鲜明的现代都市新城滨水景观带,打造安全、舒适、绿色的现代滨水景观,整体景观特色应大气、简洁。(3)旧城区沿江岸线(拱北桥至水门大桥地段;东新桥至白鹤峰东坡故居地段。)景观风貌定位:形成以明城墙为纽带、水东街为主轴,综合反映沿江文化,重点表现民居街巷、旧时水上生活、商贸文化以及近代桥东、桥西发展史为特色的历史风貌街区。“三区三线“控制为保证“东江游”旅游景观带景观风貌特色的延续性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规划对两江四岸及周边地域范围内的土地确立了“三区、三线”的规划控制体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设要求。“三区”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三线”:分为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历史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紫线。地段主题化与景观结构1、主题定位相比较东江沿线的其他城市,突出其所在的粤东明珠的特别地理位置,并应强调它与惠城的整体联系——它是历史文化名城惠州的重要篇章。在惠城内部的定位可概括为——“展示沿江传统风貌和现代文明的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长廊”。而与一般纯粹的“历史风貌区”相比较,这里还应该强调它的时代成长性,即强调在时间长河中,沿江周边地带城市的成长与活力的再生。因此,可以将本地带的主题定位归纳为:“依托两江水系及惠州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展示沿江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城市滨水旅游区”。2、地段主题化两江四岸在市区的范围非常大,需要在大的主题定位之下,根据具体地段的环境特征及历史遗存状况做相应的细化。考虑到现实的景观环境及历史遗存的空间集聚情况和城市主要桥梁干道对沿江的穿越,可将全线划分为三个段落。段落一:依托两江四岸沿线风光优美的水域和植被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带——东江铁路桥下游区间和东江中信大桥上游;段落二:以江北沿江经济带为中心的沿江城市新貌旅游景观带——江北南区沿江经济带、新开河两岸和惠沙堤沿线。各地段的旅游景观资源类别、规模,及可用地的规模和形态决定了各自表现的重点。段落三:即东江南岸从拱北桥至白鹤峰东坡故居遗址的历史风貌旅游景观带——北门公园至现惠州卫校和东新桥至水门桥区间;3、景观结构规划形成“一环、二轴、三带、多点”的结构体系。由中心段江面开始,布局方面向东和向西渐次开朗、舒展;空间尺度方面也逐渐放大;建筑形式方面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增加了时代的表现。一环:由东江、西枝江、新开河所环绕的桥东和东平半岛。?沿线包括了桥东、桥西古城沿江;下埔、东平、水口城市沿江成长区;江北新区沿江经济带;?涵盖了历史文化、近代文明和现代文化景观。二轴:东江景观主轴线与西枝江景观副轴线。沿线统一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挖掘东江两岸自然与人文历史景观,提高环境品质,保护历史风貌,把东江及沿岸地区建成“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生活休闲水景轴。?沿江旧有航运设施的改造利用及规划意向(包括有选择的恢复),如东新桥古码头、水门桥头处的惠州造船厂、下角糖厂码头等。2?亲水空间的安排。规划沿江亲水公园、观景步道、游船码头、观景平台等。三带: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带、城市新貌旅游景观带、旧城沿江历史风貌旅游景观带。?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带——东江铁路桥下游区间和西枝江新开河口上游区间。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以绿化岸线、改善生态为手段,因地制宜地形成都市生态休闲旅游以及水绿结合的生态景观走廊。充分利用原生态的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生态建设,注重绿化材料对空间的组织,开辟自然山水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公园,形成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滨水景观。?城市新貌旅游景观带——江北南区沿江经济带、新开河两岸和惠沙堤沿线。结合江北中心区和沿江经济带的综合开发,开辟活跃的公共活动岸线,创造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现代都市新城滨水景观。适当增加多种类型的城市公园和公共开敞空间,通过点、线、面的景观设计,建构丰富的、多层次的以两江为主轴的绿地生态景观系统,以提升城市的生态形象。?旧城沿江历史风貌旅游景观带——在拱北桥至水门桥和东新桥至东坡故居区间。通过桥东、桥西老城区的保护改造,提升老城商业旅游功能,使整个桥东、桥西逐步成为历史文化鲜明、旅游功能完善的商业、文化、旅游的特色风貌区惠州当地民俗习惯惠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分为沿海、丘陵、山区三部分。惠州市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隋唐时已是“粤东重镇”,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历来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惠州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及其艺术形式主要有:古语言文字、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与技艺、民俗等五大类。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民间艺术家4人,省级民间艺术家15人,市级民间艺术家88人,民间艺人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仅龙门农民画一项民间艺人就达数百人。古语言文字主要有平海军声,又称平海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分的混合型汉语方言。平海军声的使用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市惠东县平海镇和港口镇的埔顶村、东海村。此外,我市有沿海、丘陵和山区,地理环境较复杂,各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间口述文学。如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传统民间音乐主要是山歌,它是惠州最具群众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客家人居住的农村、山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客家山歌,如惠阳的潼湖、淡水山歌,惠东的多祝、高潭山歌,博罗的显村山歌;另一类是用本地话演唱的山歌,如用惠州话及龙门话演唱的山歌;第三类是比较
收 藏
下 载
文档大小:233KB
财富值:免费
热门文档推荐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中山&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中山&珠海城市进入研究报告(完整版) -
智慧园区优秀案例集(2022)-全
智慧园区优秀案例集(2022)-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3
金地公寓产品设计导则 -房地产-2
金地公寓产品设计导则 -房地产-2024
案例集02 _ 3个国内经典城市更新
案例集02 _ 3个国内经典城市更新案例:工业遗址如何重现活力? -房地产-2024
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
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
友望数据-视频号中老年用户消费
友望数据-视频号中老年用户消费洞察报告-2025
您搜索“
苏州...
”进入房天下产业网,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高级搜索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上传
我的下载
我的收藏
客服电话:400 630 1230-5
文档信息
0.0
点击星星评分
已有
0
人评分
(评分成功可获2财富值奖励)
duzhaoyang
贡献于2014/11/20
文档标签:
市场研究
,
调查研究
,
房地产
,
市场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中海石化落户惠州对惠州市区的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惠州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200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7%,不仅低于珠江三角洲的水平,而且还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
最近浏览
09-10
同致行2007曼哈顿国际公寓公开选
其他关于
研究报告
的文档
01-17
2024抖音电商年度报告-美妆,大...
01-03
2024房地产市场总结与2025前瞻...
01-13
银行业2025年1月月报:中期分红...
01-15
2024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
01-07
2024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
阅读该文档的用户也阅读
03-03
最系统的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03-11
碧桂园成功营销全解码
03-16
企业集团薪资制度(万科)
03-18
住宅户型平面分析研究(嘉联地...
05-11
户型配比模型的分析与建议
合集推荐
08-29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整体运营所需...
04-25
小户型产品研究相关报告合集
11-18
2014年房贷新政对楼市的影响分...
10-27
2014中国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
07-22
中国最佳原创别墅实战范本解读...
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
|
企业研究
指数研究
|
政策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
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
|
工程管理
物业管理
|
项目管理
企业公告
项目前期
土地交易
|
开发定位
项目报批
|
可行性研究
营销策划
活动策划
|
广告策划
推广文案
|
营销策略
设计资料
规划设计
|
图片库
建筑设计
|
园林设计
户型设计
常用工具
常用表格
|
常用合同
制度流程
|
考试资料
专利信息
|
其他资料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用户下载数据配置中……
收藏成功,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0
份海量文档资料
登录
即可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