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资讯
地产数据
中指报告
地产文库
指数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房天下
登录
用户名
上传文档
退出
来源
全部
地产文库
中指报告
类型
全部
研究报告
企业管理
项目前期
营销策划
设计资料
常用工具
全部
市场研究
政策研究
指数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搜文库
搜报告
房天下
>
产业网
>
地产文库
>
研究报告
>
历次房地产调控及本轮调控形势分析
历次房地产调控及本轮调控形势分析
236
人浏览
8
人下载
战略观察是基于安邦集团对现实社会和经济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有关中国未来政策的信息分析系列研究报告。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有效的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来解析各种战略问题和政策方向。而各种潜在的变化趋势,是我们最为基本的研究重点。如需要更多的信息,请联系安邦集团。E-mail:hejun@anbound.com.cn第197期2010/04/20历次房地产调控及本轮调控形势分析战战略略观观察察第第119977期期摘要: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组合拳,搅得国内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这些政策在市场中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心理,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是玩真的了”。让市场疑惑的是:为何这次调控力度这样大?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有底线吗?这会对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什么影响?通过梳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来的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我们也许能够找到调控之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轨迹。安邦集团总部086-010-59001350服务热线086-010-59001377历次房地产调控及本轮调控形势分析端宏斌贺军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组合拳,搅得国内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4月15日,国务院祭出重拳:90平米以上购房首付3成,第二套执行首付5成、利率1.1倍;16日出台措施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意图抑制“地王”推升房价;17日更是推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十条”,不仅对三套房以上的住房贷款进行明确限制,还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加强了监管。这些政策在市场中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心理,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是玩真的了”。让市场疑惑的是:为何这次调控力度这样大?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有底线吗?这会对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回顾历史,有助于预测未来。国内市场对房地产调控并不陌生,近年的宏观调控中,房地产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让我们回顾一下历次房地产调控的过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起源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当时出现在海口、北海、惠州等地房地产过热,鉴于当时金融秩序混乱、通货膨胀严重等宏观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中央和国务院1993年6月果断出台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6号文),从紧缩银根、收回炒作土地等方面严格整顿国内房地产秩序,迅速摧毁了这些地区的房地产泡沫。如今,当地的烂尾楼,仍在见证十几年前的那场房地产和摧毁土地的灾难。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是由于此文件废除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制度,为商品房的发展扫清了“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这一年可以称为中国商品房市场元年。但是在随后的1999年-2002年这四年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商品房市场萎靡,为此政府不得不出台众多扶持措施,例如2000年,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个人和银行都免税。2001年,对住房消费采用扶持政策,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加1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2003年确立房地产为支柱产业2003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房改释放了大量的市场需求,拉动房地产投资迅猛发展。但是,不少地区出现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过快以及住房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部分地区商业银行放松信贷条件,导致房地产投资的过热倾向。基于这一判断,央行2003年6月1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对商业银行的开发商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7个方面作了规范。该《通知》在遭到来自房地产开发商的激烈抗议之后,国务院于2003年8月12日颁发了由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基于一个全新的判断,18号文将房地产业定性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次明确房地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在房地产开发商当中,引起了一片欢呼,称“中国房地产将迎来新的春天”。更让房地产开发商们振奋的,18号文把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修改成了“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由此,经济适用房在各大中城市趋于消失,开发商基本上掌握了城镇房地产的全部供给,几乎全部的城镇居民被迫直接面对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房地产行业。2004年是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年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71号令,要求从即日起就“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执法监察,各地要在2004年8月31日前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否则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收回土地,纳入国家土地储备体系。对8月31日后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要从严查处。此举是中央从土地供给上抑制房地产过热的又一举措,被业界称之为“831大限”。实际上,这应该是各地政府的大限,因为这个文件号令2的对象分明是各地政府。开发商对房价纷纷唱起了“涨声”,认为房价必涨无疑。2004年9月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指引》,规定建筑商不得为开发商垫资建楼,开发商开发项目自有资金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5%,购房者的月供房款不得超过收入的50%,这是继央行121文件后金融监管部门发出的又一次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的重要信号。2004年10月,央行十年来首次宣布上调存贷款利率、九年来首次加息,加息意味着购房的贷款成本增加。这也意味着经过反复的深思熟虑之后,央行正式使用市场杠杆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2005年政府首次尝试房地产“组合式”调控2005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业内将其称之为“国八条”。其将稳定房价提高到了政治高度,要求建立政府负责制,省政府负总责,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不力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200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着重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点措施”,即“新八条”。2005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这是目前中央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由政策层面向操作层面的细化措施。中央这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被业内形象的称之为“组合拳”。一系列宏观调控组合拳打得大家都是应接不暇。虽然房地产市场虚火消退了不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同比明显回落,但许多地区的房价仍快速上涨。总的说来,2005年的房地产调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没有解决需求的问题,反倒一定程度上让供给受到了抑制。这与政策无法有效操作,房价调控幅度、户型调控指标、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比例不具体以及房价统计缺乏统一口径都有很大的关系。每当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都期望政策出台会拉低房价,所以延缓了购房计划。但当政策效应过后,房价并没有如预期中那样降低,这时就会有更多消费者3加入购房大军中,造成因为延缓积压后的井喷现象,进一步抬高了房价。2006年房价边调控边大涨由于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进入2006年年之后,全国不少大中城市的房价又出现了大幅上扬。面对房价的疯涨,新一轮的调控手段相继出台。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六条),再次强调“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具体六项措施包括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以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内容,这些措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警示。随后《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2006)37号、《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165号文件]、《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监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150号)、《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166号文件)、《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108号文件)、《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17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出台;同时,央行两次加息,要求商业银行提高大户型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等金融措施密集出台。在任何的政府政策文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房价下跌”的明确字眼,或者间接暗示。如果非要说其中有什么暗示的话,那就是“稳定住房价格”这句话。在房价下跌的时候,这句话意味着希望房价不要再跌了;在房价上涨的时候,这句话意味着希望房价不要涨得这么快。很显然,政策是要保持房价平稳,主要是要将房价过高的增长幅度降下来,也就是说房价不会过快增长,这并不等于房价会下跌。2006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厉的政策调控,但国内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改变其运行轨迹。一些大城市的房价还创下了历史新高,各项调控政策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42007年淡化房地产支柱产业提法面对汹涌骇人的房价势头,直到2007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才开始淡化房地产“支柱产业”的提法。2007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使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调控思路在2007年发生了标志性的转变,即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建立梯级住房保障体系,实行住房分类供应体制。从国务院的角度,确立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转变以及真正建立保障住房体系的决
收 藏
下 载
文档大小:376KB
财富值:免费
热门文档推荐
2024崔佧事件营销策划方案 -房地
2024崔佧事件营销策划方案 -房地产 -
文化旅游地产的知行合一 -房地产
文化旅游地产的知行合一 -房地产-2024
策划总监模型 -培训 -房地产-2024
策划总监模型 -培训 -房地产-2024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广州城市进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广州城市进入研究 -2024-
碧桂园土地踏勘技巧 -培训 -房地
碧桂园土地踏勘技巧 -培训 -房地产-2024
2024一建《通信实务》黑马内参圈
2024一建《通信实务》黑马内参圈定(0901)【在线观看】 -房地产工程 -
您搜索“
苏州...
”进入房天下产业网,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高级搜索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上传
我的下载
我的收藏
客服电话:400 630 1230-5
文档信息
3.0
还行
已有
1
人评分
(评分成功可获2财富值奖励)
duzhaoyang
贡献于2014/12/11
文档标签:
历次房地产调控及本轮调控形势分析
内容摘要:
战略观察是基于安邦集团对现实社会和经济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有关中国未来政策的信息分析系列研究报告。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有效的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来解析各种战略问题和政策方向。而各种潜在的变化趋势,是我们最为基本的研究重点。
最近浏览
09-10
同致行2007曼哈顿国际公寓公开选
其他关于
研究报告
的文档
01-21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中山&...
02-05
【培训】万科地产销售地面拓客...
02-05
2024年12月月报:12月楼市收官...
02-06
2025年1月房地产:法拍房成交率...
02-05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稳楼市工作...
阅读该文档的用户也阅读
03-03
最系统的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03-11
碧桂园成功营销全解码
03-16
企业集团薪资制度(万科)
03-18
住宅户型平面分析研究(嘉联地...
05-11
户型配比模型的分析与建议
合集推荐
08-29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整体运营所需...
04-25
小户型产品研究相关报告合集
11-18
2014年房贷新政对楼市的影响分...
10-27
2014中国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
07-22
中国最佳原创别墅实战范本解读...
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
|
企业研究
指数研究
|
政策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
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
|
工程管理
物业管理
|
项目管理
企业公告
项目前期
土地交易
|
开发定位
项目报批
|
可行性研究
营销策划
活动策划
|
广告策划
推广文案
|
营销策略
设计资料
规划设计
|
图片库
建筑设计
|
园林设计
户型设计
常用工具
常用表格
|
常用合同
制度流程
|
考试资料
专利信息
|
其他资料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用户下载数据配置中……
收藏成功,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0
份海量文档资料
登录
即可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