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资讯
地产数据
中指报告
地产文库
指数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房天下
登录
用户名
上传文档
退出
来源
全部
地产文库
中指报告
类型
全部
研究报告
企业管理
项目前期
营销策划
设计资料
常用工具
全部
市场研究
政策研究
指数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研究
中指研究院
中指云
搜文库
搜报告
房天下
>
产业网
>
地产文库
>
研究报告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博弈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博弈
63
人浏览
8
人下载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界出现了一场巨大的利益博弈,博弈的双方无非是开发商利益集团和投机资本利益集团与消费者利益集团。围绕着这场博弈,社会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各种声音无非是各个利益集团的一面之词。它们的本质是开发商资本利益集团和投机资本利益集团要在这场博弈中攫取暴利,而消费者利益集团不能放任住房商品被资本利益集团垄断和盘剥。杨帆先生的文章是最代表消费者利益集团的理论,它从学术的深度论述了资本利益集团通过制造泡沫来从中牟利的事实,其分析十分深刻。]泡沫经济理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2005年7月25日内容提要:本文从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与争论出发,介绍了西方的房地产经济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索罗斯的市场非均衡观,对他们关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综合;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进行衡量,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措施。由于市场经济天生不是均衡的而是不均衡的,由于金融房地产市场的高度垄断性,仅仅依靠经济手段不足以控制泡沫经济,而需要综合治理,包括使用行政1法律宣传组织手段在内,其性质不是反对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而是克服垄断,克服市场经济的不均衡性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中央提出控制房地产泡沫已经三年,但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迫使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力度,直至2005年5月11日七部委联合下达通知,各地政府和房地产商也只承认房价不再上升,竭力抗拒价格下降。这是一次地方利益与中央的博弈。如果半途而废,不仅使泡沫继续坐大,诱发金融与社会危机,而且将严重削弱中央的权威。再做什么对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抗。必须维护中央政府权威,使用综合手段,坚决挤出房地产泡沫。现在房地产泡沫尚未坐大;治理成本低损失小,根本不存在什么不能治理,不敢治理的问题。一定要治出结果来,各地特别是上海,南昌,重庆,杭州的标志性房价已经上升一倍以上的,该回落上升幅度的50%;平均价格水平应该回落20---30%,到2003年的水平,以挤走投机资本,引入正常需求。以后还会再涨,还需要再打击泡沫引入正常需求,不断坚持下去,才能使中国房地产的潜在需求正常平稳地发挥出来,进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关键词:市场经济非均衡房地产泡沫租售比绝对地租银行脆弱性涨价预期一.目前房地产价格的基本走势与争论2中国房地产业有巨大的长期潜在需求。各国人均GDP从800美元到13000美元,是住房消费持续发展阶段,中国已超过1000美元。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是50%,发达国家是75%,中国只有38%,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有3000万人进城,需要600万套住宅,拉动内部需求8000亿人民币,相当于GDP每年增长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仅10%,人均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8平方米增加到22平方米,2020年可达到35平方米,潜在需求有30亿平方米。现实需求也是巨大的:20%城镇家庭想改善住房,2700万户每户增20平米,就是5.4亿平方米,还有房屋拆迁产生的被动需求。只要收入逐年增长房地产需求必然逐年增长,随着建筑质量提高和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住宅价格长期呈上升趋势。中国房地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农村盖了两至三轮新房。90年代住房改革,相当比例的城市居民以低价购买了旧住房产权,城市大规模发展并派生拆迁需求,人均收入的提高,建筑技术的升级,农民进城,消费信贷等金融支持,促使房地产的质量升级,需求主体从商业楼宇向住宅转移,从集团购买力向个人转移,2002年以来则迅速从消费品向投资品转移,从国内投资者向国际投资者转移。但良好的长期发展预期,并不意味着短期就没有泡沫,相反会成为炒作借口。“金融超调理论”早已证明,预期可以引导金融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而价值回归是一个后续的长期过程,甚至伴随着剧烈的崩溃。作为非均衡的市场经济,特别是高度垄断的金融房地产,其价格暴涨暴跌,泡沫生成与破灭,只要宏观控制稍微放松,几乎是必然出现的,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控制,对此估计不足,将产生严重后果。房地产泡沫不仅造成金融危机,而且影响房地产长期发展。我国1992年经济出现强力起飞,但1993年信贷失控,集中于北海炒作房地产泡沫,迫使中央政府严厉打压,结果使全国房地产业长期低迷。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低迷,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包括大力鼓励房地产业发展,直3至2000年效果才发挥出来,持续6年出现投资高潮,势头过猛,三年来中央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多次试图控制,都不能奏效。2002年8月26日建设部等单位联合颁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发挥城市规划职能,规范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严格控制自有资金不足、行为不规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项目;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充分发挥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等。原计委经济研究所给出泡沫“五高”标准,投资持续超高增长、消费持续超高增长、房价持续大幅攀高或居高不下、房价收入比偏高。人民银行对房地产贷款违规进行清查。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18号文件称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住房供求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市场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住房消费还需拓展;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行为不规范,监管和调控有待完善。2003年6月中央银行121号文件控制对房地产贷款,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30%。2004年4月份中央作出结构性过热的判断,进行严厉紧缩,健全土地出让制度和土地垂直管理体系;清理项目重点是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城市建设。10月28日人民银行把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上调到5.58%,存款利率从1.98%上调到2.25%,这是9年来首次加息,2005年又限制对二手房贷款。但是,严厉的土地控制,和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却被某些房地产商用来制造涨价预期,声称2005年将出现土地和房屋荒。结果是2004年房屋销售、土地交易和房屋租赁三大价格继续全面上涨,京津地价2009元/平方米,长江三角洲上涨6.9%,珠江三角洲上涨1.84%,大部分城市地价增长7%,广州2%,成都贵阳西安呼和浩特增长13.5%、13.7%、14.7%、13.2%。其中住宅用地增4长8.9%,工业用地增长1.9%。全国商品房每平米平均2759元,上涨12.5%。沈阳南京重庆分别上升19.2%、17.7%、15.6%,其次是上海天津兰州青岛宁波杭州,高档楼盘飙升最快。北京期房每平米涨了226元,现房涨77元。标志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价格翻倍,杭州,上海和北京的最高房价很快突破每平方米万元,重庆南昌等城市紧随上海突破5000元,而广东深圳则后悔自己“过于理性”,房地产商赴上海学习经验,强化组织与宣传,准备来一次不低于30%“补涨”,类似于股票中的坐庄。房地产泡沫的推动力量,首先是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经济增长自身周期惯性影响非常大。上一年GDP增长1%,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第二年GDP增长0.992%。而房地产需求增长1%,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0044%。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比我们想象小的多。但是房地产可以促进建筑业,拉动建材钢铁机金融服务等相关部门;居民居住环境改善扩大消费品需求;间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业。地方政府还可以利用房地产的发展获得卖地的收入,城市建设是最能够表明政绩的。其次是房地产商的暴利,商业银行及其背后权力阶层的利益。客观上讲,中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全国弥漫乐观情绪,对于经济泡沫缺乏切肤之痛。国际资本仍旧看好中国大举进入。北京在2008年还有奥运会,这都是房地产泡沫虽产生但“可持续”,甚至扩大的原因。泡沫经济的鼓吹和制造者,正在由“自发的利益群体”,变成“自觉的利益集团”,出现了自己的代表人物,集体发言干预舆论和政策。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中国不存在泡沫经济;房价还要上升20年;房价不受成本限制,想涨多高涨多高;稀缺的土地资源应该首先满足富人需要,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北京香山和颐和园这样的著名公共场所,并准备展开亿元豪华别墅大竞赛,如此下去,大概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人民公园,就成为全世界富人的别墅区了;5他们对于房地产结构的看法是:富人购买相当比例的住宅,租给一般居民;政府没有义务为一般工薪阶层解决住宅问题,大多数人应该租房而不是买房。这是在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条件下,企图利用中国社会对于“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迷信,反对政府干预,适应,固化并发展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使少数人成为大房地产主依靠房租过活,大量住宅由消费品变成投资品。这样的模式不要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三民主义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也大大倒退,这是在中国发展大地主的纲领。许多媒体为了区区广告费,就帮助他们制造涨价预期,推波助澜,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那些否认中国有“拉丁美洲化”危险,说拉美化是“假命题”的大学问家们,不妨睁眼看一看中国的现实,张耳听一听“房地产大噩”的狂言,这样的模式,比拉美模式有过之而无不及!2005年1--4月又上升12%,投机资本越来越猖狂,垄断势力越来越嚣张,广大居民的正常需求受到泡沫压抑,持币待购,极其焦躁不安;银行风险也越来越大,迫使国家不断加大控制力度。5月11日,国务院7部委联合下达文件,采取综合措施稳定房价,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地
收 藏
下 载
文档大小:131KB
财富值:免费
热门文档推荐
政策下的别墅创新案例_深圳中原
政策下的别墅创新案例_深圳中原 -房地产-2024
克尔瑞小户型别墅专题研究 -房地
克尔瑞小户型别墅专题研究 -房地产-2024
2024崔佧事件营销策划方案 -房地
2024崔佧事件营销策划方案 -房地产 -
文化旅游地产的知行合一 -房地产
文化旅游地产的知行合一 -房地产-2024
策划总监模型 -培训 -房地产-2024
策划总监模型 -培训 -房地产-2024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广州城市进
【房地产进入性调研】广州城市进入研究 -2024-
您搜索“
苏州...
”进入房天下产业网,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高级搜索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上传
我的下载
我的收藏
客服电话:400 630 1230-5
文档信息
0.0
点击星星评分
已有
0
人评分
(评分成功可获2财富值奖励)
duzhaoyang
贡献于2014/12/11
文档标签:
中国
,
房地产市场
,
利益博弈
,
市场研究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界出现了一场巨大的利益博弈,博弈的双方无非是开发商利益集团和投机资本利益集团与消费者利益集团。
最近浏览
09-10
同致行2007曼哈顿国际公寓公开选
其他关于
研究报告
的文档
02-06
2025年1月房地产:法拍房成交率...
02-05
2024年12月月报:12月楼市收官...
02-05
【培训】万科地产销售地面拓客...
02-06
房地产报告:淡季行情下,环比迎...
02-05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稳楼市工作...
阅读该文档的用户也阅读
03-03
最系统的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03-11
碧桂园成功营销全解码
03-16
企业集团薪资制度(万科)
03-18
住宅户型平面分析研究(嘉联地...
05-11
户型配比模型的分析与建议
合集推荐
08-29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整体运营所需...
04-25
小户型产品研究相关报告合集
11-18
2014年房贷新政对楼市的影响分...
10-27
2014中国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
07-22
中国最佳原创别墅实战范本解读...
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
|
企业研究
指数研究
|
政策研究
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
采购管理
销售管理
|
工程管理
物业管理
|
项目管理
企业公告
项目前期
土地交易
|
开发定位
项目报批
|
可行性研究
营销策划
活动策划
|
广告策划
推广文案
|
营销策略
设计资料
规划设计
|
图片库
建筑设计
|
园林设计
户型设计
常用工具
常用表格
|
常用合同
制度流程
|
考试资料
专利信息
|
其他资料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用户下载数据配置中……
收藏成功,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0
份海量文档资料
登录
即可免费下载 !